科學很明確。超過三萬人在加沙死亡
(SeaPRwire) – 第一個驚訝的是以色列死亡人數——10月7日一天就有1,200人,但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世界對加沙報告的死亡人數感到震驚:到2月底已有3萬人。因為死亡人數是由當地衛生部(MOH)統計的,MOH是哈馬斯控制的機構,哈馬斯統治加沙地區,所以這個統計數字受到質疑。以色列聯合國代表團和在線評論人士聲稱,這些數字可能被誇大,或者,就像Tablet雜誌最近一篇文章所說,完全是虛構的。
實際上,這些數字可能低估了。科學證據非常明確。
12月,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了兩篇對死亡監測過程的評論,這些評論是由在CDC和倫敦學校非常有經驗的學者完成的。兩篇文章都得出結論認為,加沙報告的死亡人數是可信的,雖然他們使用了不同的技術和邏輯。
CDC研究了數據的內部方面,比如將醫院趨勢報告與整體數字進行比較,但也將聯合國雇員的死亡率與MOH報告的整體趨勢和死亡機制進行比較。在加沙有大量聯合國雇員,聯合國雇員死亡率與整體人口死亡率之間,以及在房屋下面死於炸彈的比例之間,存在極高的相關性。
倫敦學校研究了一些相同的問題,發現政府轟炸報告與衛星圖像之間存在近乎完美的相關性,但重點研究了去年10月通過醫療機構和停屍間報告的7,000起死亡案例。在加沙,存在一個居民ID系統,它涉及數十年前分配給兒童的編號,除了兩次例外,這些編號一直按序增長。在過去20年裡,曾兩次進行「補充」活動,讓任何年齡的人如果過去遺漏或遷往加沙,都可以獲得ID號碼。倫敦學校分析的數據直接來自許多醫療機構和停屍間,構成了MOH後來發布的總結數字的大部分。在數據中,當人們的ID號碼按年齡劃分時,可以明確看出與那兩次「補充」活動分配的ID號碼對應的兩個年齡帶。鑑於這些數據來自許多不同的醫療和停屍機構,作者得出結論認為,這些數據是不可能存在重大偽造的。
但是,支持加沙MOH死亡人數可信度的證據不僅限於這兩項評估。
2021年,一項對MOH死亡監測系統的評估顯示,該系統低估了13%。在過去的危機中,無國界醫生組織和報告與MOH的報告一致,儘管以色列對此持否定態度。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無法記錄87%的死亡人數,但加沙有許多特徵使監測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儘管貧困率相對較高,但這裡是一個受過高教育的人口,他們積極參與醫療保健體系。例如,一項由美國國際開發署資助的2014年評估顯示,99%的分娩由受過訓練的醫療專業人員參與,而全球平均水平約為80%。加沙地處狹長,人口到醫療機構的距離相對較短。因此,加沙MOH高效率的水平不應引起懷疑。
加沙MOH的死亡人數統計中是否包含武裝人員和平民?是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存在操縱。有時區分兩者的必要性不強,從實際操作上也很難實現。每個政府統計都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處,但這不意味著應忽視它們。
我可以從經驗談論這個問題。1992年,通過一個獎學金抽籤過程和很多運氣,我最終在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難民部門工作。CDC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太多令人感到驕傲的人,以及一種永恆的社區精神和歷史意識。在CDC工作的四年裡,我多次聽說CDC是第一個在戰爭期間用流行病學方法實時測量死亡人數的機構。就在比亞法戰爭結束的1970年,一位年輕的流行病學家借鑑了野生動物生物學中的一種技術——捕獲再捕獲,估計比亞法半自治區人口的一半死亡。我最近才發現,這個死亡人數從未在公開場合報導過。理察·尼克森當時正競選總統,強烈批評詹森政府讓比亞法饑荒發生。兩年後,他就任總統,如果公布可能有100萬到200萬人在他任期內死亡,這將對他政治上很不利。
顯然,戰爭中的死亡人數總是具有政治性。無論是1898年緬因號沉沒,導致200多名水手死亡,這起事故被用作引發西班牙-美國戰爭的藉口;或是1999年韋斯利·克拉克將發現的大量集體墓地中的死者人數與戰爭相關聯,以此為干涉科索沃戰爭提供理由。令人欣慰的是,通常隨著時間的推移,事實和科學都能獲得接受,有時即使在衝突進行的同時,就像CDC在1970年對比亞法戰爭死亡人數的測量那樣。
事實上,可能從來沒有一場主要衝突,其實時監測數據對死亡人數的描述能如今天在加沙展開的那樣完整。
有些社會基本結構需要我們在某些基本事實上達成一致,才能更好地共同工作。如果我們無法就一些基本事實達成一致,社會將會更為薄弱,討論也將變得不那麼有成效。就加沙而言,承認10月7日發生了一場可怕且致命的襲擊,以及自那以後大多數死者是婦女和兒童的事實,似乎是建設性討論和最終解決方案的基本前提。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