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如我對拉姆廟的信息

A Indian Muslim man stand outside of a mosque in Ayodhya, India, one day after the Supreme Court's verdict on a disputed religious site, on Nov. 10, 2019.

(SeaPRwire) –   在日益武裝化的印度教印度,作為一個穆斯林感覺被排擠和沮喪。雖然我們有2億人,但今天的印度,穆斯林正被隱形化。北印度的部分地區不安全,許多其他地方也不安全外表像穆斯林。

這些日子裡,村莊的「會談廣場」和城市廣場上只有一個話題。那就是2022年1月22日在阿約提亞的同一個地點舉行的印度教神羅摩的開光儀式的宣傳。在那裡曾經立有巴布里清真寺,直到1992年它被信徒志願者用磚瓦一塊一塊拆除。警察和國家都袖手旁觀。隨後在各城市發生的種族衝突中有超過2000人喪生,大多數是穆斯林。2019年最高法院的裁決雖然稱拆除清真寺是「嚴重違反法治」,但清真寺從未重建。

現在那裡建起了一座獻給羅摩神的宏偉廟宇,取代了清真寺的廢墟。印度教民族主義者根據羅摩神在那裡出生的說法,以及在16至19世紀穆斯林統治時期摧毀了一座早期印度教廟宇的說法,為此辯護。

在羅摩神廟開光前的幾週,人們可以聽到像「穆斯林被殺時就會高呼羅摩萬歲」之類的口號。

印度政府中沒有人為穆斯林發聲。這是自1947年印度獨立以來,執政黨中首次沒有穆斯林部長或國會議員。烏塔爾普拉德什邦,阿約提亞所在地,由一位不在社交媒體上發出伊德節祝福的僧袍政治家統治。

Uttar Pradesh Chief Minister Yogi Adityanath, center, with Governor Anandiben Patel welcome artists dressed up as Lord Rama, Sita, and Lakshman during Diya Deepotsav celebrations in Ayodhya on Nov. 11, 2023.

最近幾週,德里以及北部和中部印度的烏塔爾普拉德什、烏塔拉克漢德邦、哈里亞納邦和中央邦馬德亞邦等地的穆斯林中,可以感受到一種新型的、難以定義但真實存在的恐懼。隨處可見羅摩信徒的強硬和張揚。在德里,一輛長型機動車隊中,駕駛員高喊「羅摩萬歲」,行經著名清真寺賈瑪清真寺附近的印度閘口清真寺。下午的穆斯林禮拜聲被機車、卡車和吉普車上的穿著橙色僧袍的印度教徒高單「羅摩萬歲」所淹沒。

高檔的汗市也佈滿了橙色旗幟和從擴音器播放的「羅摩讚歌」。鄰近的潘達拉路清真寺的禮拜人數減少,信徒寧願在家中禱告。

同樣,北印度其他城鎮和村莊,這種強硬的印度教思想也迫使穆斯林留在家中。烏塔拉克漢德邦德拉敦的舊時鐘塔從頂到底都張貼著羅摩的圖像。在普羅拉鎮,商店外張貼著「穆斯林不歡迎」的標語。許多穆斯林因恐懼而遷出。部分返回,但也有部分沒有返回。

People look out of a balcony as a procession celebrating the upcoming Hindu Ram Temple in the northern town of Ayodhya passes by in the old quarters of Delhi, Jan. 16.

在西烏塔爾普拉德什梅魯特,小商販和商人在我1月初訪問時擱置了出行計劃,許多人按家人長輩的建議取消了火車預訂。許多婚禮延期或簡化了慶祝活動。

在德里附近的高檔衛星城市古魯格拉姆和諾伊達,羅摩神像的展示,以及對神像開光的慶祝活動,都把穆斯林居民趕進了私人空間。白天早晨的普通問候也變成了「羅摩萬歲」的呼喊。

與此同時,穆斯林學生正面臨驅逐。有時理由是他們吃牛肉的習慣。其他時候則是他們「巴基斯坦」的身份認同;在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的印度,許多年輕人認為,印度穆斯林不是印度人,不屬於這裡。

一位女性穆斯林記者告訴我,她去阿約提亞採訪廟宇開光儀式時,不得不戴上印度教的紅粉標記,並考慮在下周儀式前返回。就是這種被排擠――甚至恐懼――的感覺,一直伴隨著穆斯林。今天的穆斯林感覺被圍困和孤立無援。

自2014年莫迪和他的印度教民族主義者掌權以來,印度的穆斯林一直處於長期的壓力和威脅之下。他本週一參加羅摩神廟開光儀式時,我們擔心的就是情況從此只會更糟。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