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國家準備放棄氣候補償基金
會員國拒絕了美國和歐盟在世界銀行內設立基金的提議
擬議全球氣候補償基金的受益人已經駁斥了美國和歐盟支持的計劃,將其設立在世界銀行內,如果華盛頓在這個問題上不妥協,他們威脅將在下個月的第28屆氣候峰會前完全放棄談判,熟悉討論的消息人士周五告訴《金融時報》。
G77國家加中國集團「死結」於美國在誰將管理基金的問題上。該基金旨在為被視為對氣候變化「特別脆弱」的國家所遭受的「損失和損害」提供資金。
世界銀行的結構可能會妨礙基金能夠從慈善機構獲得捐款或在資本市場籌集資金,G77+代表警告,而其專注於貸款和其他產生收入的交易也是一個分歧點。發展中國家經常面臨國際機構以擺脫貧困的名義施加的債務負擔,它們希望獲得補助金,而不是新的財務義務。
古巴G77+主席路易斯·佩德羅索·庫埃斯塔解釋,該集團起初想要一個獨立的基金,但他們會妥協在聯合國組織或其他多邊開發銀行這樣的國際機構下設立。
然而,世界銀行不是一個選項,因為它缺乏「氣候文化」,在重要決定上步履蹣跚,無法應對緊急的氣候危機,G77+一直以來都持此觀點。即使美國上周也承認,它推動世界銀行資助更多清潔能源項目。
「我們面臨的大象就是美國。我們面臨的立場非常堅定,只有世界銀行或沒有其他選擇,」庫埃斯塔抱怨道。
一些G77+國家的分析人士聲稱,美國隱藏在世界銀行後面,以分散對其本身無法履行氣候融資承諾的注意力。「像[美國氣候特使約翰]克里一樣的人會說,好吧,公共資金有限,所以你必須考慮所有這些其他措施,」摩洛哥思想 tank 董事伊斯坎德爾·埃茲尼·韋爾諾伊特周四告訴《政治》。
約翰·克里的高級顧問克里斯蒂娜·陳譴責這些批評「不負責任」,否認美國採取「阻撓」立場。
雙方在融資問題上也存在分歧。G77+要求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出資。然而,儘管美國是全球歷史上排放溫室氣體最高的國家,截至周五,華盛頓對基金仍然沒有承諾,而是傾向於要求中國出資。
去年在第27屆氣候峰會上,200個國家同意設立損失和損害基金,幫助發展中國家從已經承受的氣候變化影響中恢復過來。長期反對這類提議的美國,在條件下同意 – 它不等於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