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住房是對抗氣候變遷的第一道防線

housing-frontline-climate-change

(SeaPRwire) –   氣候變化正在重塑世界,加劇全球在健康、就業、教育和個人安全方面的挑戰。然而,世界領導人往往忽視了氣候危機最直接影響人們的地方:他們的住所。

越來越嚴重的自然災害、海平面上升和極端天氣事件,不僅威脅著現有的房屋,也推高了建造和維護安全、體面住房的成本。Habitat for Humanity 通過我們在 70 多個國家的工作,親眼目睹了低收入家庭——儘管他們對全球碳排放的貢獻最少——卻往往承受著氣候變化的最大衝擊。這一點對於居住在貧民窟和其他非正式定居點的超過十億人來說尤其如此。

但好消息是:如果我們願意真正傾聽,了解氣候變化如何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並投資於大規模努力,讓更多房屋安全、健康和具有韌性,這些相同的社區就掌握著解決方案。

利害關係高到不能再高。到 2050 年,氣候遷徙可能導致全球約有 人口流離失所,低收入和快速城市化的國家將受到最大影響。與大多數受氣候影響的社區將遷移到高收入國家的擔憂相反,大多數人仍然留在本國境內,許多人居住在非正式定居點的簡陋房屋中。這些地區已經容易受到氣候影響,隨著流離失所者的湧入,將承受更大的壓力,給有限的資源帶來巨大壓力。

無論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稱之為家的地方是氣候危機的核心——既是造成問題的原因,又具有減輕氣候變化影響的巨大潛力。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數據,建築環境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 21%,其中住宅建築佔總排放量的 17%。隨著地球變暖和氣候災害加劇,住房的作用變得更加關鍵——不僅在於減少排放,還在於為受影響最嚴重的人們提供穩定和安全。

世界領導人有機會——我認為也有義務——關注氣候遷徙,尤其是在全球南方。對此視而不見,就等於忽略了解決氣候挑戰以及經濟發展、健康和教育等關鍵問題中的一塊重要拼圖。

住房促進氣候韌性和發展

許多研究證明,擁有一個安全可靠的家園會提高許多可衡量成果的生活質量。即使是最簡單的住所也能極大地影響居住者生活軌跡。然而,對於居住在非正式定居點的數百萬家庭來說,房屋往往缺乏基本服務、土地所有權保障和氣候韌性。這些挑戰令人望而生畏,但也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獨特的機會。通過投資為非正式定居點居民提供充足的住所,我們不僅將解決一個道德責任,還將釋放出一種最聰明、最有效的戰略,以構建一個可持續和公平的未來。

代表 Habitat for Humanity 進行的研究表明,充足的住房是福祉和可持續性的強大催化劑。它會影響非正式定居點居民和更廣泛社會的國家經濟發展、收入、健康和教育。如果大規模升級非正式定居點的住房,一些國家的GDP和人均收入將增長多達10.5%,並且可能有多達4160萬額外兒童可以入學。

儘管住房與氣候變化之間的聯繫很明顯,但世界領導人仍然忽視獲得充足住所作為一種適應和減緩工具。

氣候行動計劃中的嚴重差距

國家自主貢獻(NDC)是全球氣候行動的基石,闡述了每個國家根據《巴黎協定》減少碳排放和適應氣候變化影響的承諾。然而,所有國家中,只有 在他們的 NDC 中對住房部門表示高度重視,而略多於 則完全沒有優先考慮住房。

這種遺漏是一個明顯的疏忽。以住房為中心的措施,使社區和家庭適應氣候影響,包括全面的貧民窟改造,對於氣候行動和推進可持續發展目標至關重要。這些戰略不僅應對氣候韌性,還為改善健康、教育和經濟成果提供途徑。

為應對這些挑戰,Habitat for Humanity 已經調整了我們的工作方式。在世界各地,Habitat 建造和翻新房屋,增加可持續利用自然資源和施工方法的比例,同時減少房屋整個生命週期中的溫室氣體排放。

為了擴大這些努力,我們敦促七國集團領導人在其氣候行動中認識並支持住房減緩和適應措施,尤其是非正式定居點的住房減緩和適應措施。通過投資住房解決方案,各國可以在實現其氣候目標的同時,促進更具韌性、可持續和公平的社區。

家不僅僅是居住的地方。家意味著更好的健康、安全和保障,是家庭和地球更美好未來的基礎。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