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船是否有助於避免巴爾的摩大橋倒塌悲劇?

Baltimore's Francis Scott Key Bridge Collapses After Being Struck By Cargo Ship

(SeaPRwire) –   當95,000噸的貨輪「達利號」失去動力,無助地向法蘭西斯·斯科特·基橋衝去時,負責指揮該船的港口領航員只有幾分鐘的時間做出最後的絕望嘗試,以避免災難發生。他宣布遇險,丟下錨,並且特別呼叫附近的拖船。

兩艘動力達5,000匹馬力的拖船,僅僅幾分鐘前才幫助「達利號」從巴爾的摩港的碼頭駛出,隨後脫離,迅速掉頭返回,飛速趕往「達利號」。但已經太遲了。這艘裝載著貨物的巨型船在星期二的黎明前黑暗中,撞向了橋樑,導致橋樑倒塌。

是否這些拖船能夠在「達利號」已完全失控的情況下避免災難,仍然存在爭議。但是接受美聯社採訪的海事專家表示,如果拖船在較長時間內陪同「達利號」通過港口的深水航道18分鐘的航程,保持在能夠看到它偏離航道並可能推或拖它回正確航線的位置,那麼它們可能會有所不同。

然而,在巴爾的摩或許多其他美國港口,這種延長的拖船護航並不被要求或慣例,主要是考慮到它們對船東而言的成本增加。但隨著貨輪規模的不斷增長,以及它們對橋樑和其他重要基礎設施的威脅,一些人開始質疑是否應該實行延長的拖船護航。

「我很支持使用拖船護航,」紐約州港口領航員委員會委員約瑟夫·阿赫斯特羅姆(Joseph Ahlstrom)表示。「如果及時和有效地使用,是的,拖船護航可能可以防止與橋樑或其他船隻相撞,或擱淺。」

「出海就是危險,」阿赫斯特羅姆補充道,他也在紐約州立大學馬里泰姆學院任教。「但如果你要出海,如果你要冒險,請盡一切努力減少風險。」

海事專家告訴美聯社,巴爾的摩事故突顯出,各個港口制定自己的拖船規則,形成一個分散的體系,而港口之間為吸引成本意識高的船公司業務而相互競爭,也壓制了延長拖船護航的呼聲,這可能為每次通航增加數萬美元的費用。

巴爾的摩港通常由馬里蘭州運營,它通常使用拖船幫助大型船隻離開碼頭,但除非得到當地領航員或美國海岸警衛隊因天氣、交通、貨物或機械問題而下達的安全指令,否則不要求船隻通過港口航道和更廣闊的切薩皮克灣時提供延長的拖船護航。船東也可以要求拖船。

就「達利號」而言,兩名馬里蘭州港口領航員登上了這艘新加坡註冊的船,負責通過港口導航,該船正前往斯里蘭卡。兩艘拖船「艾瑞克·麥卡利斯特號」和「布里姬特·麥卡利斯特號」,幫助這艘巨型船離開碼頭緊湊的空間,隨後脫離。

但是根據追蹤船舶交通的衛星數據顯示,在幾分鐘內,984英尺長的「達利號」開始偏離航道,轉向更為鋭角,最終撞向橋樑的主要支柱,該橋樑是巴爾的摩貨車司機和通勤者的重要通道。

正在調查事故的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表示,船上航行數據記錄器的審查顯示,領航員在撞橋前4分鐘的1點26分發出求救附近拖船的呼叫。

「對我來說,很難相信他們在船隻通過橋樑時不要求拖船,」海員國際聯盟主席大衛·海因德爾表示。該聯盟代表美國商船水手。

「一些港口根據船隻類型要求拖船護航,通常是油輪。你會看到在一些港口,拖船必須護航船隻進出港口,尤其是狹窄的港口,」海因德爾說。「總的來說,我認為這可能就是巴爾的摩港日後的做法。」

馬里蘭港口管理局對此未予回應。美國海岸警衛隊發言人表示,該機構不指導港口的拖船操作,「達利號」的出港「正是這類貨輪的典型情況」。

「達利號」隸屬於新加坡Grace Ocean Private Ltd.,由新加坡Synergy Marine Group管理。Synergy Marine發言人達雷爾·威爾遜表示,領航員負責該公司船隻的進出港口,他不知道拖船的協調情況。

「艾瑞克·麥卡利斯特號」和「布里姬特·麥卡利斯特號」是強壯的拖船。它們不僅僅是推動船隻,而是真正拉動船隻。98英尺長的「艾瑞克·麥卡利斯特號」裝備著堅固的鋼纜和吊車,甚至可以拉動大型貨輪脫離險境。

1989年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港的石油輪事故促使美國國會和一些州要求對油輪提供拖船護航。但這些有限的要求旨在保護野生動物免受洩漏的影響,而不是保護重要基礎設施如橋樑。

美國水路運營商協會主席詹妮弗·卡彭特表示,鑑於巴爾的摩事故,她預計監管機構將密切關注是否需要更嚴格的拖船護航要求。但她表示,拖船只是安全體系的一個環節,還包括橋樑的混凝土護欄和應急響應系統。

提供拖船服務的「麥卡利斯特號」拖船公司的拖船資源有限,更頻繁使用它們也存在風險,主要是污染和海上交通量增加。

「我們最不想做的是每艘船都要兩艘拖船護航,」卡彭特表示。「這對我們水道的效率和安全都會造成巨大影響,水道交通已經很繁忙了。」

一些港口曾嘗試提高船隻護航要求。但它們常面臨船公司的抵制,因為客戶要求以最低成本運輸貨物。

2004年,加州議會通過法案,要求在舊金山灣為化學品油輪提供拖船護航,但遭時任共和黨州長阿諾德·施瓦辛格以船公司對成本問題提出抗議而否決該法案。

「拖船是一大筆前期成本,許多公司不願意支付,」著名航運博客作者薩爾·梅爾科格利亞諾表示。「如果巴爾的摩開始強制規定,你將看到船隻開往諾福克、費城、紐約等成本最低的港口。」

為「達利號」提供拖船服務的「麥卡利斯特號」拖船公司,根據最近的收費表,為一艘或多艘船將大型貨輪從碼頭拖出,可能收取1.5萬美元或更多,延長護航需額外收費。

對大型船公司來說,這可能是小額開支。但成本累積仍然很高。

持有船長執照的約翰·科納德表示,船公司和領航員之間有一種「未言明的緊張狀態」,關於應使用多少艘拖船和它們應留在船隻身邊多長時間。

「在理想情況下,領航員希望隨時有額外的拖船陪同,直到船隻駛出海洋,」科納德表示。他是海事專業網站gCaptain的創始人和CEO。

「但船公司不願意為這些拖船付費,」他說。「所以在這兩方面總是有推拉。」

___

美聯社記者喬什·芬克也對此作出貢獻。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