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哈馬斯比作納粹危險地歪曲了大屠殺的真相
(SeaPRwire) – 現時以色列戰爭再度引發有關納粹政權及利用殘忍暴力達成政治及軍事目標的歷史辯論。在此背景下,一個令人不安的想法在各地浮現,來自各方面:根據以色列政府部長Nir Barkat的說法,「」。
這個論點的核心是,哈馬斯於10月7日造成以色列1200人死亡的殘忍大屠殺是歡欣鼓舞進行的,而納粹造成600萬猶太人死亡的大屠殺則不是。但隨著世界於週六紀念國際紀念大屠殺日,重要的是指出納粹殺手通常是不情願的、在道義上感到衝突或內心深處感到羞愧的想法是不符合歷史事實及有害的。
而這一點很重要。將哈馬斯描述為「」、「」或「」殺手的意思可能會被用來認為以色列在加沙採取軍事行動時,在武裝衝突法(LOAC)或國際人道法(IHL)下沒有義務。此外,這種為納粹殺手辯護及不準確的描述在公共歷史體系中引入有極大危險,因為它扭曲大屠殺的基本事實:納粹對猶太人的殺戮他們感到高興。
然而,這種為納粹殺手辯護及不準確的描述在公共歷史體系中引入有極大危險,因為它扭曲大屠殺的基本事實:納粹對猶太人的殺戮他們感到高興。
哈馬斯和納粹都是反猶太主義團體,以可怕及無意義的方式殺害猶太人。然而,納粹的殺戮是作為一個國家種族滅絕計劃的一部分進行,動員一個現代、龐大的國家的所有元素,而該國家的人口普遍知道猶太人正被社會除名。與哈馬斯試圖引起反應不同,納粹國家無需公開其對猶太人的殺戮;它得到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事實上,公開其罪行會產生不希望的效果,即警告受害者。
最近幾週使用的納粹描述中有幾個錯誤元素。第一,納粹殺手的生理反應被認為是道義不認同的證據。納粹殺手並非無法感受人性同情心的社會病態者,所以是的,許多人發現直接殺戮對他們來說是創傷性的。這些人常常從受害者身上滿身是血和腦漿離開。然而,對殺戮的不適感並不意味著他們不同意殺戮政策。
例如,1941年8月見證一場大規模槍擊時,親衛隊總指揮海因里希·希姆萊「」。然而,同時他正指揮歐洲所有猶太人的殺戮。
另一位堅定的納粹分子埃里希·馮·德姆巴赫-澤萊沃斯基在白俄羅斯擔任親衛隊及警察高級領導人時,主管猶太人的殺戮,他的醫生注意到他患有殺戮現場回憶的幻覺。而他也在監督數以十萬計猶太人的殺戮。
簡而言之,這些人並非在道義上感到衝突,雖然他們可能難以面對種族滅絕的實質。一些人的確經歷我們稱之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但大多數納粹殺手儘管有任何疑慮仍繼續下去。他們找到了應對自己困擾的方法。
一些人不但與自己的罪行和解,還對此感到自豪。
例如,1942年8月,101號警察營的一隊德國警察抵達波蘭小鎮Międzyzec,將集中在當地猶太區的1.2萬名猶太人圍捕並運送到特雷布林卡滅絕營。指揮官帶著妻子一起觀看。根據,那名德國軍官「可能試圖通過向新娘展示他可以控制波蘭猶太人的生死來感動她。」雖然他的下屬認為帶女人觀看猶太人被射擊和毆打是不恰當的,但Frau Wohlauf仔細觀看了事件。她不是唯一的一個。101號警察營另一名德國軍官的妻子回憶,一名警察打斷他和丈夫的早餐說:「我還沒有吃早餐,我還沒有殺死任何猶太人。」
另一個例子來自1941年至1944年運作的利沃夫Janowska集中營。該營的親衛隊成員以囚犯為目標進行射擊練習。一名警衛將一名囚犯綁在柱子上,盡可能多地瞄準四肢而不是致命部位射擊。營長和妻子喜歡從俯瞰營地的陽台射擊囚犯。
在另一個場景,警衛強迫一名猶太男女在他們面前發生性關係,然後將這對夫婦吊死。一名營長殺死幾名囚犯,迫使他們坐在水桶中,直到在冬天結冰死亡。納粹帝國各地在大屠殺期間都發生了類似的無意義暴力。
與一些2023年的說法相反,許多納粹肇事者在虐待受害者時感到享受。肇事者本人在任何情況下也不避諱在官方文件中吹噓他們的罪行。移動殺戮小組指揮官弗朗茨·斯塔萊克在1942年1月向柏林發送了一份驕傲的報告,宣稱他的部隊殺死了11.8萬名猶太人;他附上了波羅的海國家的地圖,在每個國家都畫了棺材圖,並注明愛沙尼亞是「無猶太人」。其他納粹如在華沙的和在利沃夫的也撰寫了自豪的報告,吹噓他們殺死的猶太人數量。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官方親衛隊攝影師創建了一份匈牙利猶太人滅絕的逐步詳細記錄。
戰後,納粹掩蓋他們的罪行,不是因為對他們的行為感到懺悔,而是為了同一個原因:避免受到懲罰,即任何罪犯都會試圖擦除自己不法行為的證據。
今天對納粹的錯誤描述構成一種大屠殺歪曲,有可能將為納粹辯護的描述引入公眾對大屠殺的理解,而這種說法正是納粹本身用來聲稱他們而不是猶太人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因為他們不得不承擔實施種族滅絕的困難任務。它們也可能有利於極右翼和新納粹分子減輕第三帝國罪行的影響。無需通過修正納粹大規模謀殺犯的歷史來譴責哈馬斯的可怕行為。
Waitman Wade Beorn是一位大屠殺學者,現任諾森伯里亞大學(英國紐卡斯爾)歷史學助理教授。他的下一本書將於明年由內布拉斯加大學出版社出版。
通過歷史了解帶領讀者走進報導背後,文章由專業歷史學家撰寫和編輯。。意見不代表時代編輯的觀點。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