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世紀風暴將如何對中國構成挑戰

People look at an exhibition featuring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at the Military Museum in Beijing on March 3, 2024.

(SeaPRwire) –   幾年前,習近平主席開始警告說,一場百年大風暴即將來臨。正如颶風初期的情況,現在已經可以感受到它了。中國的情況和氣氛無可否認地變得更加嚴峻。這些變化主要是由於大循環力量的影響。

最快樂和最具生產力的環境是自由、文明和創造力的環境,人們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下實現夢想,創造巨大成就,福祉也能夠普遍分享。這樣的情況在中國大約從1980年持續到大約5年前。這種繁榮通常會產生債務泡沫和巨大的貧富差距,最終導致繁榮轉變為泡沫,泡沫破裂成為衰退。這種情況也發生在中國,同時世界大國競爭也加劇,所以中國現在處於大循環的後泡沫和大國競爭時期,這是由五大力量驅動的。在本文中,我將首先簡要描述過去大約一個世紀以來大循環的演變過程,然後解釋當前形勢,重點闡述中國面臨的挑戰。這段歷史和動態很複雜,對世界歷史和全球秩序都很重要——我在此寫下的都是基於自己的經歷、關係和研究得出的看法。

大循環如何在中國形成當前狀況

在1930-45年期間,發生了上一次百年大風暴,它主要由以下五大力量驅動:1)導致全球經濟衰退的債務破產;2)中國在富右翼資本家和貧左翼共產黨之間的內戰(1949年共產黨獲勝);3)以美國(以及在更小程度上英國和)為首的勝利國獲勝結束的國際大國戰爭;4)許多自然災害;5)重大技術變革。這段時期以債務和經濟崩潰,國際戰爭勝利一方建立新世界秩序(1945年),內戰勝利一方建立新國內秩序(1949年)的典型方式結束。

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建立新國內秩序的那一年)到1978年(鄧小平掌權的那一年),是毛澤東以自己方式主導的戰後鞏固期。這一時期採取的是共產主義的國內經濟政策,壓制性和目的是肅清反對派的國內政治政策,以及鎖國的外交政策。這些政策以及自然災害帶來了許多挑戰和困難時期,科技進步也很少。毛澤東和那個時代在1976年結束。

1978年鄧小平掌權時,他減少個人獨裁統治,增加集體領導,用更多自由市場和資本主義元素替代原有的極左共產主義,並開放中國向外國學習和合作。這就像是澆灌在肥沃土地上,引發了一場繁榮的盛景。從1978年到習近平掌權期間,中國經歷了典型的資本主義復甦時期,經濟、生活水平和債務都迅速增長。同時,中國在當時並不被視為(美國)領導的主流大國和其世界秩序的威脅。因此,中國擁有一個相對自由、文明和創造力的環境,人民可以實現夢想,取得成功,福祉也能夠普遍分享,雖然富人受益更多。然而,這些政策也帶來貧富差距擴大和腐敗問題。這種情況在習近平掌權後開始改變,但不是因為他掌權,而是因為中國當時處於大循環的不同階段,以及新領導層應對問題的方式不同。

2012年習近平掌權開始,中國開始經歷一個約11年的轉型期,從2012年的狀態轉變到現在的狀態。在習近平第一個五年任期初期,領導層的主要目標是改革經濟和打擊腐敗。在習近平第一個五年任期的大部分時間裡,中國仍然對外部思想持開放態度,強烈希望通過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改革和建設完善資本市場來深化經濟改革。同時,政府也採取強硬措施打擊腐敗。當時選擇的高級領導人都傾向於推進這些改革。當然,如何實施改革也存在爭論,部分人受益,部分人受損,所以習近平在第一個任期就開始加強核心領導地位。這一點在習近平第一個五年任期結束後領導層調整中表現得最明顯。2015年,習近平提出了雄心勃勃的2025規劃,這在國內被視為抱負,但在美國看來是一種威脅。到2017年,當時美國總統當選,習近平開始第二個五年任期時,中美大國競爭已經開始。2019-20年,COVID-19疫情爆發。與此同時,債務泡沫和貧富差距也不斷擴大,這五大力量的匯聚就形成了「百年大風暴」。2021年,習近平第二個五年任期的中期,中國內部債務泡沫破裂,中美大國競爭加劇。2022年10月習近平開始第三個五年任期時,中國領導層已經從改革開放派轉向忠於共產主義的民族主義派,開始進行清洗和打壓,形成現在的狀況。我很快將描述當前形勢,但在此之前,我想強調大循環在驅動事件發展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習近平面臨的局面及其應對方式

一位中國領導人、歷史學家和朋友曾在幾年前告訴我,時代環境塑造領導人類型,因為進化過程會推出適應時代需要的領導人。換句話說,時代演變決定領導人,而不一定是領導人決定時代走向。他給我一本俄羅斯政治哲學家格奧爾基·普列哈諾夫的著作《個人在歷史中的作用》,你可能會感興趣。當時我正在寫有關領導力的書,我們也談到什麼樣的領導人在某個時期才是出色的領導人。例如,康拉德·阿登納(二戰後即西德首任總理)就是一位出色的領導人,因為他既能夠謙卑地處理剛剛戰敗的國家同強權國家的關係,也能夠勇於推動國內重建。我的重點是,必須在大循環背景下理解習近平和當前形勢,區分習近平面臨的環境和他的應對方式,理解事件而不加以判斷,因為判斷可能妨礙理解。我的目的是理解當前形勢和可能發展趨勢,不希望任何判斷阻礙這個目標。

如何應對這些問題?作為一位從宏觀經濟角度研究債務和經濟問題的思考者(比起意識形態),我認為領導層應該進行債務重組,通過「優美的去槓桿」(請參考我的著作《Principles for Navigating Big Debt Crises》)實現此目的。他們應該通過有序減債和重組債務結構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保持經濟穩定和就業。這需要靈活和創新思維,以及各方合作精神。重要的是要避免激進行動,因為那可能會破壞信心並帶來更大風險。總體而言,應該以審慎、有序和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以減輕痛苦和最大限度地保持穩定。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