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科技公司在東盟地區是一個有前景的新增長領域:2023年東盟金融科技報告

(SeaPRwire) –   雖然東南亞區內的金融科技資金在2022年下半年下跌了70%,但新加坡仍保持領先地位。

新加坡, 2023年11月16日 — 在2023年宏觀經濟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可持續發展仍然吸引了投資者的重大興趣,綠色金融科技公司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和政府應對綠色轉型帶來的挑戰和機遇。這一見解是由UOB、新加坡羅馬士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和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共同發佈的《2023年東南亞區金融科技:為綠色轉型播下種子》報告的一部分。

新加坡保持區內領先地位,獲得了7.47億美元的金融科技資金,佔東南亞區總資金的59%。雖然同比下降超過65%,但新加坡仍吸引了51筆交易,在區內最高。交易分布在8個金融科技類別,覆蓋面最廣。

UOB渠道和數位化以及戰略傳播與品牌部門總監暨集團主管Janet Young女士表示:「儘管今年市場和投資者變得更加謹慎,但某些金融科技板塊如早期階段和綠色金融科技公司仍表現出韌性。作為長期支持金融科技公司的UOB,我們將與更廣泛的金融科技和綠色技術生態系統一起應對這個不穩定的氣候,利用我們在東南亞的區域網絡把握機遇,推動創新,為利益相關者在東南亞區創造影響。」

今年,新加坡和其他東南亞區金融科技公司仍面臨全球性的資金冬季。2022年9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東南亞六大經濟體[1]的金融科技投資額為13億美元,同比下降約70%。

自2022年第三季度以來,隨著投資者在疫後大量資金湧入後保持距離,東南亞區金融科技的資金下降。2023年9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東南亞區金融科技資金佔全球總額的比例下降2個百分點至3%,為202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交易數量也下降超過一半至94宗,平均交易規模從2330萬美元下降至1350萬美元。

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總裁Shadab Taiyabi表示:「雖然區內金融科技資金環境確實更難把握,但值得高興的是,新加坡仍保持區內最具活力的地位,吸引交易數量最多。投資者認可新加坡公司的品質和理念,我們有信心,儘管資金水平下降,新加坡的金融科技星將繼續在區內外發光發熱。」

新加坡羅馬士國際會計師事務所金融科技主管Wong Wanyi表示:「儘管存在持續的宏觀經濟憂慮,但金融科技已融入許多人的日常生活和運營中,它將持續存在。鑑於氣候挑戰需要各行各業和政府加強協作,綠色金融科技和可持續金融是新加坡可以領導建立信任,推動進度的領域。以多種方式看,金融科技參與者有很好的理由堅持下去,為未來上升趨勢做好準備。」

東南亞區綠色和初創公司獲得最大關注

可持續發展是東南亞區和全球吸引重大投資者興趣的領域之一。2023年9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東南亞區綠色技術行業獲得1.69億美元資金,該行業在過去五年的投資顯示上升趨勢。

除綠色金融科技公司外,東南亞區的早期階段公司[4]也利用新創意想法和較小的資本開支把握市場機遇。這些公司佔東南亞區2023年9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前十大資助金融科技公司的六家,也佔該期間三筆超過1億美元的交易之一。他們獲得東南亞區總資金投資的一半,比去年大幅增加。東南亞區2023年9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前十大資助金融科技公司平均資助金額為9400萬美元,同比下降近60%。

新加坡和印尼在東南亞區領先金融科技投資

在六個東南亞國家中,新加坡和印尼佔東南亞區總金融科技資金的86%以上,交易數量的80%以上。印尼貢獻東南亞區總資金的27%,交易數量的16%,總計為3.4億美元,主要由一筆巨額交易推動。越南和馬來西亞在2023年第三季度交易數量的份額輕微增加,分別增長六個百分點和四個百分點。

在波動的市場和不確定的宏觀經濟前景下,東南亞區今年新成立的金融科技公司下降至95家,同比下降超過75%。投資者指出,金融科技資金下降主要符合科技行業的整體下行趨勢,但展望未來,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將推動下一代金融科技創新。

《2023年東南亞區金融科技:為綠色轉型播下種子》報告將在今日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公佈。完整報告請訪問。

關於UOB

UOB是亞洲的領先銀行。通過在新加坡總部和中國、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銀行子公司,UOB擁有約500個辦事處,遍佈19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網絡。

本文由第三方內容提供商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領域: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 為全球客戶提供多語種新聞稿發佈服務(Hong Kong: AsiaExcite, TIHongKong; Singapore: SingdaoTimes, SingaporeEra, AsiaEase; Thailand: THNewson, THNewswire; Indonesia: IDNewsZone, LiveBerita; Philippines: PHTune, PHHit, PHBizNews; Malaysia: DataDurian, PressMalaysia; Vietnam: VNWindow, PressVN; Arab: DubaiLite, HunaTimes; Taiwan: EAStory, TaiwanPR; Germany: NachMedia, dePresse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