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自然與都市生活的和諧融合,推出「荒野探險」系列影片
(SeaPRwire) – 中國宜昌,2024 年 11 月 15 日 – 宜昌三峽媒體中心最近推出了一部中英文雙語視頻系列片「荒野探險」,在中國和海外都引起了廣泛關注。
這個系列包含三集(http://www.gorgeousyichang.com/),展示了這個城市如何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在宜昌,迷人的風景與繁華的都市生活交織在一起。河流與山脈交匯,賦予這個歷史悠久的城市生命力。世代生活在這裏的人們精心呵護著這片生態奇觀。
近幾十年來,宜昌在山、河、林、田、湖、草等方面實施了綜合保護和修復工程。值得注意的項目包括沿長江建設生態廊道,以及建立城市濕地公園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些努力提高了當地生物多樣性,宜昌現在擁有 140 萬公頃的森林面積和 60% 的森林覆蓋率。該地區是 601 種陸地野生動物和 5582 種種子植物的家園。
第一集深入探討了五峰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並探索了古老的後河原始森林。
這片森林可以追溯到 1.3 億年前,從海拔 398.5 米的白溪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 2252.2 米的堵陵山。這裏的多樣化生態系統是 3302 種維管束植物的家園,其中包括 76 種國家保護植物。
這些物種中包括紅豆杉,這是一種古老的植物,自第四紀冰川期以來一直生存至今。生長緩慢的紅豆杉需要極其特殊的環境條件。後河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這一時期各種動植物的罕見庇護所,保護了其他稀有物種,如鴿子樹、銀杏和菩提樹。
拍攝團隊還參觀了位於海拔約 1200 米處的古老的中華蜜梨(sycopsis sinensis)林。這片超過 100 公頃的面積於 2011 年被發現,當時被認為是中國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中華蜜梨群落。雖然中華蜜梨樹的尺寸並不大,但有些樹木的樹齡已超過 500 年。
得益於後河自然保護者們的共同努力,許多稀有物種在此繼續繁衍生息,例如數量極少的長果秤錘樹(Sinojackia dolichocarpa)。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之一,長江的生態保護引起了國際關注。在第二集中,團隊參觀了長江珍稀魚類繁育基地,了解了中華鱘。
中華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已經存在了超過 1 億年。它被列為中國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是長江特有珍稀魚類的保護象徵,常被稱為「水中大熊貓」。
中華鱘不僅是最大的淡水魚類,而且壽命也很長,有些個體可以長到超過 500 公斤。儘管它們體型龐大,但以其溫和的性格而聞名。
然而,中華鱘的自然種群在 20 世紀後期開始大幅下降。2010 年,它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為了恢復野生種群,人工繁殖和放流計劃已經開始實施。多年來,負責珍稀魚類繁育基地的中國三峽集團已經向其自然棲息地放流了超過 600 萬條中華鱘。
在第三集中,拍攝團隊與一位觀鳥愛好者一起,探索了人類如何與點綴在宜昌市區的公園中的自然和諧共處。
在運河公園,藍色的喜鵲在柏樹中跳躍,而野鴨則在附近覓食。在黃柏河濕地公園,白鷺和其他稀有鳥類在蘆葦叢中築巢。在沿著長江岸邊的綠化帶上,鳥兒自由飛翔,當地人享受著閒暇時光,而江豚則在下面的河流中不受干擾地游泳。
近年來,宜昌致力於將公園和綠地建設為生態廊道,為保護城市生物多樣性創造了安全網。
宜昌繁華的城市生活與每個角落都可見的自然奇觀相得益彰。公園和綠地為當地野生動物提供必要的食物和棲息地,同時為居民創造了與自然聯繫的機會。
現在宜昌擁有 145 個公園。到 2023 年底,公園面積達到 1750 公頃,綠化覆蓋率達到 45%,人均公園面積約為 16.5 平方米。
隨著宜昌繼續努力平衡城市發展與生態保護,它希望成為人類活動與環境意識之間和諧共處潛力的典範。這種對保護陸地和水生生態系統的持續承諾突出了宜昌在促進可持續發展,同時慶祝其豐富的自然遺產方面所發揮的作用。
要觀看視頻,請訪問 www.gorgeousyichang.com 或關注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 和 YouTube 上的 GorgeousYichang。
來源:宜昌三峽媒體中心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
聯繫方式:聯繫人:喬女士,電話:86-10-6307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