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在烏克蘭推進中獲得「禮物」:專家說哈馬斯襲擊以色列
這次在以色列的恐怖攻擊對俄羅斯來說是「禮物」,專家說,俄羅斯將發現美國的注意力現在分散,其資源可能被從烏克蘭轉移開來,這可能在衝突中起到關鍵作用。
「對於普京和以色列來說,這場攻擊發生的時機難道不是最好的嗎?」戰略與理念諮詢公司總裁、前國防情報局官員雷貝卡·科弗勒告訴Digital。
「普京將利用這股勢頭加劇他在烏克蘭的戰爭。」她補充說。「以色列人將用他們的血代價來為拜登在歐亞地區的外交政策的無能和對伊朗的妥協。」
哈馬斯恐怖分子向以色列發射了數千枚飛彈並在星期六入侵加沙邊境的鎮,造成至少1300人死亡,包括27名美國人,數千人受傷,促使以色列向伊朗後台組織哈馬斯宣戰。
許多國家立即明確譴責這次攻擊,包括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他表示自己對這一消息感到「極度震驚」,歐洲國家領導人如德國和法國也是如此。
其他一些主要國家,如中國和俄羅斯,在這個問題上保持非常低調。《紐約時報》本週早些時候寫道,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在這個強大人物多年來為以色列盟友的形象下的「含糊」回應「說明了很多」。
普京周二在接見伊拉克總理時才首次發表意見,指責美國在中東的政策失敗,說這是「美國政策在中東失敗的鮮明例證」。
普京的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克里姆林宮與交戰雙方保持聯繫,並將尋求在解決衝突中發揮作用,但沒有具體說明方式。
《南華早報》周一報導稱,根據俄羅斯媒體報導,巴勒斯坦國家權力機構主席馬哈茂德·阿巴斯在未來幾天可能訪問莫斯科,俄羅斯的RBC新聞網稱正在等待正式訪問日期的確認。
巴勒斯坦駐俄羅斯大使阿卜杜勒·哈茲夫·諾法爾也聲稱,雙方在「每天」保持聯繫,《南華早報》報導。
佩斯科夫警告說,衝突有可能蔓延到其他地區——這也是許多國家的一個重要擔憂,拜登多次強調其他地區行為者必須抵制利用這一情況。
科弗勒建議,普京可能會利用他與以色列、伊朗和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的「影響力」,試圖在這場長期存在的重大對立中擔當調解者的角色——或者至少創造「自己作為這場衝突的仲裁者的印象」。
「普京從這場衝突中受益,因為它可以持續更長時間,」科弗勒說。「普京一直保持與內塔尼亞胡的實用關係,並自從成為總統以來一直推行對以色列的積極政策,但現在他對以色列感到不滿,可能想給特拉維夫一個教訓。」
「在拜登政府持續一年的壓力下,以色列最終同意提供一些防禦性軍事設備給烏克蘭,以幫助它抵禦俄羅斯,」她解釋說。
俄羅斯早些時候警告過以色列,提供武器「將導致危機升級,我們的武裝部隊將認為這些都是俄羅斯的合法目標」。
如果衝突擴大並牽涉到其他地區行為者,科弗勒認為,俄羅斯「可能」會與阿拉伯國家結盟——這些國家中沒有一個譴責這次攻擊,一些國家還將責任歸咎於以色列——主要是為了抗衡美國在中東的影響。
卡達作為美國同意釋放部分資產以換取釋放一些囚犯的伊朗的「銀行家」,表示單獨將以色列責任歸於「持續升級」,由於「持續違反」巴勒斯坦人民的權利。
聯合國安理會周日討論了這場衝突,但未能發表聲明,因為任何聲明都必須由全體一致通過。
路透社為本報導提供了部分內容。